服务国家强国战略需求 培养新质生产力紧缺人才

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创新版图、重塑经济结构,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和高质量发展催生出新的岗位结构、技能需求和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国家强国战略需求,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智能工程学院建设的愿景和使命,每一个加入学院的同学,都将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领域,实现技能报国、人人出彩。

学院现有3个教学系部和1个产业学院,分别是通信技术系、智能汽车系和现代信息技术系,与企业共建海渡机器人产业学院。共开设现代通信技术、软件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17个专业,这些专业紧密对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

一、学院人才培养宗旨

产业定岗位、职素炼工匠、数智赋创新

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

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

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

 

教学系部

开设岗位

面向专业

通信技术系

云网工程师

计算机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

ICT售前技术支持

现代通信技术、现代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

移动通信工程师

现代通信技术、现代移动通信技术

嵌入式工程师

物联网应用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无人机应用工程师

物联网应用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

海渡机器人产业学院

机器人应用工程师

现代通信技术、现代移动通信技术、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系

AI+大数据开发

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网络安全运维

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信创信息系统运维现场工程师

智能汽车系

智能汽车制造工程师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智能技术

新能源汽车服务工程师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二、学院人才培养愿景:

对标“新双高”建设—产教融合高质量,人才培养高水平。

三、学院发展历程

2024年工信部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四川省唯一一家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实施单位;承办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云计算技术服务赛项)。

2023年获批四川省第一批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联合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展信创信息系统运维现场工程师培养;承办2023年“中银杯”四川省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赛项;获批立项教育部供需对接协同育人项目(定向人才培养培训项目、就业实习基地项目、人力资源提升项目)。

2022年获批中国成都软件名城人才培养基地—软件实习(实训)基地;成都市职业技能大赛集训基地通过验收。

2021年通信技术专业通过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验收(2018年获得试点);焊工实训基地顺利通过成都市人社局职业技能鉴定所审核验收;汽车维修工第三方评价机构顺利通过验收。

2020年获批成都市职业技能竞赛(网站设计与开发)集训基地 。

2019年通过教育部第三批1+X商用车销售认证试点;成功申报第2批“1+X”云计算平台运维与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批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移动通信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通信技术专业被教育部授予“国家骨干专业”。

2018年通信技术专业获批“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建设成果入编“四川省民办高校重点专业质量提升计划”成果汇编。

2017年通信技术专业被列为“四川省高职院校省级重点专业”。

2015年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全国首家烽火人才孵化中心”;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列为“四川省民办普通高校重点特色专业质量提升计划立项建设专业”。

2013年获批“中央财政补贴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成为“西南地区首批华为网络学院成员”。

四、学院人才培养模式

以产定岗、以岗施教、工学结合、项目交付、岗位成才的岗课赛证融通一体化培养模式

培养实施过程体现三师四真三即的特色,即由企业中高级工程师与校内双师、职业素养教师组成的三导师团队,采用模块化分工协作开展教学,指导并确保学生在真项目”“真岗位”“真角色”“真氛围中学习,预期实现入学即入行、实习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image.gif

五、产教协同育人

校企共商培养岗位、共研人培模式、共定人培方案、共改课程体系和内容、共培三导师、共建产学研训创平台。

image.gif

六、产教合作企业 

智能工程学院坚持校企“双主体”育人,先后与60余家业界标杆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实施人才订单、定向培养,基本实现“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课堂对接项目”。

image.gif

七、职业素养教育体系

构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ICT职业素养教育体系实施技能+职素一体化培养。

image.gif

八、技能大赛成果丰硕

智能工程学院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国赛、省赛、市赛、行业赛,先后参加赛项30余项,获奖学生达数百人次。

2024

建行杯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银奖、铜奖

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之云计算技术服务赛项国赛一等奖

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首届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赛项国赛一等奖

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第二届企业信息系统安全赛项选拔赛一等奖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视觉艺术设计大赛省赛一等奖、国赛二等奖

四川省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暨第十五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四川省选拔赛第二名

2023

四川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暨第16届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

第十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5G技术大赛省赛一等奖、国赛三等奖

四川省中银杯职业技能大赛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一等奖、二等奖

四川省中银杯职业技能大赛区块链、人工智能、RPA三等奖

 四川省大学生民族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二等奖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Java开发省赛一等奖、国赛三等奖

香港首届网络安全技能大赛二等奖

2022

华为ICT大赛(网络实践赛道)省赛特等奖、国赛二等奖、全球赛二等奖

第八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

四川省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二等奖

2021

第七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

第八届“发现杯”全国大学生互联网软件设计大赛艺术设计赛项二等奖

2020

新华三全国大学生数字技术大赛一等奖

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之 Web 技术赛二等奖

第七届深唐杯”5G 技术与应用大赛二等奖

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大赛暨第七届发现杯全国大学生互联网软件设计大奖赛二等奖

image.gif

九、岗位培养就业优质

1、自主创业:

田吉宝成都比特灯科技有限公司

李金洋温江区博辰网络工作室

何齐昀迪埃葳工作室

image.gif 

 

 

2、优秀就业明星

image.gif

image.gif

十、教师团队德技精湛

智能工程学院拥有造一支德技精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102余人,其中高级职称75人、硕士学位以上55人、双师型教师55余人,80%以上校内教师均有5年以上企业工程师资质,熟悉行业、产业,既有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也有丰富的企业实战经验、职业素养和成功经验。

image.gif

image.gif

近5年来我院教师主编、参编教材50余部;其中省级规划教材1本,校企联合开发教材10余部、校本新形态教材24部,在建数字化教材2本

发表学术论文140篇;

主持省级科研项目20项、校级科研项目7项;

出版专著2部、国家授权专利3件、软件著作权11件;

2020年,获四川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

2021年,省级课程思政课程1门,模块化/项目化课程4门

2023年,获四川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

2024年,获四川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

近两年教师参加国家级比赛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0余项;教师参加省厅级比赛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0余项。

image.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