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认知长江
新闻中心
招生信息
就业创业
教学部门
职能部门
川港交流
教育资源
人才培养
【本网消息】(川港青年公益事业发展中心 索敏供稿)“为优秀高中生发掘合适的兴趣、寻找职业方向,建立对大学和长期人生规划的初步认识,初步培养科研素质和团队科研能力、兴趣探索能力;为减少由于贫富和家庭背景导致的高中生视野和人生规划能力的不足。”12月17日,成都林荫公益服务中心主办,川港青年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协办的第一届“林荫未来”青年成才公益训练营开始面向全国招收训练营营员,训练营为纯公益性质,面向贫困学生,学员在营期间费用全免。将于2018年2月1日至2月6日在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开营,学员入住由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在校内为“港川青年互动交流与四川实习计划”而设基地“香江之家”宿舍,费用全免。据了解,这是成都林荫公益服务中心首次走入高校开展活动。
2013年,时就读于成都七中的钟李隽仁和康维阳同学在四川乐至县吴仲良中学做了一次暑假交换生。在那一年的夏天,西南地区高中教育资源的地域和代际差异就给他们留下极大的震撼。由于地域、代际差异而处于竞争劣势的偏远地区学子,并不能够来承担外部差距所带来的负担,而解决的路径不仅需要他们自身的努力,更需要社会力量的帮助与扶持。有感于此,林荫公益的团队成员们从2014年开始,就组织或参与了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等国内名校一系列的返乡支教与经验分享志愿服务活动。在2016年,林荫公益核心成员所编辑的《我们从七中起飞》一书以社会捐赠为依托面向社会公开出版,向高中学子们分享来自海内外不同高校优秀本科生的成长之路,累计发售数千册,并被复旦、华师大、川大、山大等高校图书馆收藏。今年年初,以《我们从七中起飞》的版权盈利为启动资金,林荫公益团队向政府提请成立正式公益机构并获批准,成立了由民政部制牌、成都市民政局直管的“成都林荫公益服务中心”,开始了林荫公益作为公益组织帮扶贫寒高中生与消弭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的征程。
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大地震,香港各界资助灾区100亿港币,香港与四川有了特殊的情缘。从 2013 年起,四川省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与四川之友协会(香港)开展了“四川大学生香港行”活动,活动委托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具体承办。同时,也为使交流活动形式、内容更为丰富,满足不同年龄、层次青年需求,特别是有感于香港、四川两地的深厚情谊,两地青年开营携手做公益,共同传递爱心、回馈社会大众,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在前五年坚实的工作基础,于2017年3月正式挂牌成立川港青年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中心致力于联络川港各高校青年学生,在四川、香港两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公益活动。2017年5月-9月间,中心陆续开展了 “川港携手做公益,七箭连发庆回归”为主题的七个公益活动,共有来自香港的七个高校团队150余名香港学生、150余名四川学生参与这一系列活动,每个活动都有配对的四川高校和服务的基地,并且由四川长江职业学院、香港高校、四川高校、服务基地四方共同签订公益活动合作备忘录,长期合作,持续开展,薪火相传,爱心接力。系列活动包括:“大手牵小手,一起看世界”香港岭南大学社区学院灾区留守儿童关爱活动、“筑爱香江,情系夕阳”香港公开大学李嘉诚专业进修学院走进社区服务长者活动、“爱心接力,童心同行”香港公开大学李嘉诚专业进修学院灾后援建爱心接力活动、“乐得思蜀”香港大学儿童健康呵护活动、“大爱成都,孝行天下,公益有我”香港专业教育学院关爱老人活动、“亲亲熊猫”香港演艺学院灾后环境保护关顾活动等。
“第一届‘林荫未来’青年成才公益训练营选择在长江学院举办,也是有感于学校方正在开展的一系列公益活动,香港、四川两地青年做公益很常见,但是让两地青年携手做公益,既是一次创新,也具有交流分享共同相伴成长的重要意义。”本次公益训练营的组织者介绍,公益训练营希望鼓励学有余力的贫困学生报名参加,参加训练营能与海内外知名学者、优秀学子交流对话,聆听精心设计、内容丰富的主题讲座,有机会与香港青年一起开展特色公益活动,到访高新企业、创新园区,体验特色校园文化及实验设施,实地感悟高等学府气息,游览博物场馆、文创基地,多种形式提升人际沟通、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所有营员考核合格都可获得“林荫未来”青年成才公益训练营结营证书,优秀营员可获得林荫奖、助学金若干,林荫公益“一对一导师计划”支持,“林荫未来”青年成才公益训练营获奖证书等。
【责任编辑:刘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