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港360:川港青年“双创”社区落地长江职院

2017-11-28 370
字号:
分享

11月24日,“川港青年创新创业社区”落地四川长江职业学院,正式接纳川港两地有创业需求的青年,香港职业训练局、香港特区政府驻成都经贸办、中国香港(地区)商会-成都、香港明爱专上学院、四川香港学生联合会以及四川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启动仪式。

据悉,“川港青年创新创业社区”由四川之友协会(香港)、四川省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发起建立,得到香港民政事务局、香港青年事务委员会等机构大力支持。“川港青年创新创业社区”硬件设施包括1000平米的“川港青年创新创业中心”和“川港青年公益事业发展中心”,300平米的公寓式“港生驿站”,3000平米商铺的“川港青年创业汇”,八个“川港合作实验中心”,以及正在规划修建的6万平米“川港青年交流中心”大楼。

   “社区将厘清香港青年的诉求和需求、弄清难点和重点,有计划的引进来、扶上马、送一程。”四川长江职业学院执行院长唐旭辉说,社区将为香港青年在川生活、就业、创业,从入门到立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香港、澳门一直不乏企业精英,近年来更见创新科技人才辈出,但却面临发展空间有限的困境。”四川省教育厅港澳台办公室副主任贺羽说,“川港青年创新创业社区”人才与资源结合、培训与项目对接,既让川港创业者有了孵化空间,也让社会资源产生效益,还让政府扶持有了着力点。

     为此,贺羽向港青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香港有良好的基础教育、优秀的管理制度和丰富的国际资源,港青要相信自己勇敢跨出第一步;二是“川港青年创新创业社区”可提供项目孵化、注册公司、技术培训、政策咨询等一系列配套服务,“让你少走弯路,与内地青年实现合作共赢。”三是传承好父辈爱国爱港精神,积极拥护“一国两制”方针,主动担起香港繁荣稳定的责任。

内地市场大机遇多

     当天,香港明爱专上学院、香港专业教育学院以及四川香港学生联合会的70余名代表参加活动,部分港青正式入驻“川港青年创新创业社区”。

   来自香港VTC的毕业生庄文杰,便是其中一位。庄文杰介绍,2014年7月,他曾到访成都在一家游戏美术公司实习。2016年,他在港与学弟学妹一起创立了一家动画及平面设计公司。“香港市场小,竞争对手多,创业十分困难。”庄文杰说,由于团队缺乏商务经验,他每天不得不东奔西跑拉业务,从而离自己的专业和理想越来越远。

     今年11月,“四川之友”的老师主动联系上他,并让他成功入驻“川港青年创新创业社区”,开始了人生第二次创业。

     肖羲清毕业于四川大学,是四川香港学生联合会前任会长。肖羲清介绍,在港学习期间,他曾在湾仔一家中餐馆兼职侍应生,餐馆约900平方尺、租金10万港币/月,加上水电、人工、材料等成本,每月运营成本需要20万港币。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生意不太理想,老板倍感压力。后来,肖羲清离开这家餐馆时,老板给他提出建议:如果想创业就回内地,内地的创业环境比香港好的多,成功的机率也非常大。

  如今,肖羲清虽已毕业,但他仍留在了成都,正在筹备成立一家咨询服务公司。

中国香港(地区)商会-成都会长洪青龙表示,自2012年商会成立以来,吸纳会员近300个,在川港企近5000家,他们将积极为香港民营企业、青年创客开拓内地市场提供服务。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ODQyMjc4OQ==&mid=2247484512&idx=1&sn=0a2930f6b44fa296cdce7b17a34f7f70&chksm=e938da0ade4f531c0731eca521ae38727191a43a039f94e1f76b9e4d06a907ac24767763e43f&mpshare=1&scene=23&srcid=11245aEQFHhQHox71W5JpWsB#rd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