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认知长江
新闻中心
招生信息
就业创业
教学部门
职能部门
川港交流
教育资源
人才培养
大公网11月24日讯 (记者 李兵)24日,“川港青年创新创业社区”落地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开始接纳川港两地有创业需求的青年。香港职业训练局、香港特区政府驻成都经贸办、中国香港(地区)商会-成都、香港明爱专上学院、四川香港学生联合会以及四川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启动仪式。
据悉,“川港青年创新创业社区”由四川之友协会(香港)、四川省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发起建立,得到香港民政事务局、香港青年事务委员会等机构大力支持。“川港青年创新创业社区”硬件设施包括1000平米的“川港青年创新创业中心”和“川港青年公益事业发展中心”,300平米的公寓式“港生驿站”,3000平米商铺的“川港青年创业汇”,八个“川港合作实验中心”,以及正在规划修建的6万平米“川港青年交流中心”大楼。
“社区将厘清香港青年的诉求和需求、弄清难点和重点,有计划的引进来、扶上马、送一程。”四川长江职业学院执行院长唐旭辉说,社区将为香港青年在川生活、就业、创业,从入门到立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香港、澳门一直不乏企业精英,近年来更见创新科技人才辈出,但却面临发展空间有限的困境。”四川省教育厅港澳台办公室副主任贺羽说,“川港青年创新创业社区”人才与资源结合、培训与项目对接,既让川港创业者有了孵化空间,也让社会资源产生效益,还让政府扶持有了着力点。
为此,贺羽向港青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香港有良好的基础教育、优秀的管理制度和丰富的国际资源,港青要相信自己勇敢跨出第一步;二是“川港青年创新创业社区”可提供项目孵化、注册公司、技术培训、政策咨询等一系列配套服务,“让你少走弯路,与内地青年实现合作共赢。”三是传承好父辈爱国爱港精神,积极拥护“一国两制”方针,主动担起香港繁荣稳定的责任。
当天,香港明爱专上学院、香港专业教育学院以及四川香港学生联合会的70余名代表参加活动,部分港青正式入驻“川港青年创新创业社区”。
来自香港VTC的毕业生庄文杰,便是其中一位。庄文杰介绍,2014年7月,他曾到访成都在一家游戏美术公司实习。2016年,他在港与学弟学妹一起创立了一家动画及平面设计公司。“香港市场小,竞争对手多,创业十分困难。”庄文杰说,由于团队缺乏商务经验,他每天不得不东奔西跑拉业务,从而离自己的专业和理想越来越远。
今年11月,“四川之友”的老师主动联系上他,并让他成功入驻“川港青年创新创业社区”,开始了人生第二次创业。
肖羲清毕业于四川大学,是四川香港学生联合会前任会长。肖羲清介绍,在港学习期间,他曾在湾仔一家中餐馆兼职侍应生,餐馆约900平方尺、租金10万港币/月,加上水电、人工、材料等成本,每月运营成本需要20万港币。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生意不太理想,老板倍感压力。后来,肖羲清离开这家餐馆。
如今,肖羲清虽已毕业,但他仍留在了成都,正在筹备成立一家咨询服务公司。
中国香港(地区)商会-成都会长洪青龙表示,自2012年商会成立以来,吸纳会员近300个,在川港企近5000家,他们将积极为香港民营企业、青年创客开拓内地市场提供服务。
原文链接:http://edu.takungpao.com/q/2017/1124/3518403.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