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认知长江
新闻中心
招生信息
就业创业
教学部门
职能部门
川港交流
教育资源
人才培养
【本网消息】(智能工程学院 黄俊秋供稿)为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提升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助力成都打造公园城市。2022年9月21日,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将习近平生态文明系列思想融入“开学第一课”,引导学生学习生态环境科学知识,树立良好的生态价值观,争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参与者、宣传者、促进者。
通过学习,同学们明白了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更了解到了环保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包括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创新研发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日常绿色低碳行为的等。
作为大学生,长江学子加入到高校环保行动群,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守护美好家园。
作为成都环保志愿服务联合会会员单位,四川长江职业学院积极推动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各方面,引导全校师生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投身“建设美丽中国”。
成都高校生态环境大联盟齐发“绿色低碳实践行动”倡议
一、学习生态环境科学、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健康风险防范等方面知识,树立良好的生态价值观,提升自身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
二、节约能源资源,合理设定空调温度,及时关闭电器电源,多走楼梯少乘电梯,人走关灯,一水多用,节约用纸,按需点餐不浪费。
三、践行绿色消费,优先选择绿色产品,尽量购买耐用品,少购买使用一次性用品和过度包装商品,不跟风购买更新换代快的电子产品,外出自带购物袋、水杯等,闲置物品改造利用或交流捐赠。
四、选择低碳出行,优先步行、骑行或公共交通出行,多使用共享交通工具。
五、学习并掌握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知识,按标志单独投放有害垃圾,分类投放其他生活垃圾,不乱扔、乱放。
六、减少污染产生,不焚烧垃圾、少燃放烟花爆竹,抵制露天烧烤,少用化学洗涤剂,避免噪声扰民。
七、爱护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积极参与义务植树,保护野生动植物,不破坏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不随意进入自然保护区,不购买、不使用珍稀野生动植物制品,拒食珍稀野生动植物。
八、积极传播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理念,参加各类环保志愿服务活动,主动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建议。
九、遵守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义务,积极参与和监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劝阻、制止或通过“12369”平台举报破坏生态环境及影响公众健康的行为。
十、坚持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与工作方式,自觉做生态环境保护的倡导者、行动者、示范者,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十一、主动引导我们的同窗校友、家人朋友参与到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来,营造浓厚的生态环境保护氛围,共同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