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委统战部港澳台统战工作处及龙泉驿区组织部领导到校调研

2020-02-17 791
字号:
分享

7月31日我校教师代表应邀参加在南充召开的“写本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2018年理事会”。本次会议有120多为专家参加,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西华师范大学写本学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本次会议共收到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学术论文80余篇,在为期两天的会议研讨中,学者们围绕“敦煌语言文字与文学文献”“敦煌历史考古及图像艺术”“简帛、碑刻及写本学研究”等主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写本是与刻本相对的文献载体。与刻本文献的程式化、批量化和规范化不同,写本的个性化特征较为突出。西华师范大学教授伏俊琏介绍,大致在北宋以前,文化传播的载体主要是写本,宋代以后,刻本成为书籍的主要形式,而写本仍在很大范围内作为辅助形式存在,像《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等书也用写本的形式保存,民间文书更是大量以写本形式流传保存。“20世纪以来,随着战国到汉晋简帛文献、敦煌写本和吐鲁番文书等的发现,大量宋以前的写本重现于世,在此基础上,写本学应运而生。

伏俊琏教授指出,近年来,受书志学、考古学方法的影响,我国写本学研究的面貌有了较大变化,一批学者从写本整体入手,发现了诸多学术新问题,写本学研究逐渐发展起来,西华师范大学汇聚专家学者,于2017年5月成立了写本学研究中心,是国内高校成立的第一个写本学专门研究的实体机构。

通过本次会议,进一步推进了我校 “长江书院清末写本研究院的建设步伐;也为我校写本研究有着建设性的指导意义,希望与会专家对我校清末时期写本研究领域给与多指导、多支持、多交流,使我校写本研究发展地更好、更快、更具有研究实力。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川港高等教育专委会 > 新闻中心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