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F1812夏文彬

2019-01-09 678
字号:
分享

香港树德教育集团   四川之友协会(香港)

 

“大学生香港行”社会实践活动记事

 

承办单位:四川长江职业学院    团号:XF1812团   姓名:夏文彬 2018年10月28日




 

香港:简称“港”,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HKSAR)。地处中国华南地区,珠江口以东,南海沿岸,北接广东省深圳市,西接珠江,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珠海市以及中山市隔着珠江口相望。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市,全境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等3大区域组成,管辖陆地总面积1106.34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末,总人口约740.98万人,人口密度居全世界第三。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香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与纽约、伦敦并称为“纽伦港”,是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城市之一,在世界享有极高声誉,被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

2018年9月,2018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排行榜综合排行公布,香港位列第九名。

去过香港一次之后,发现这是一个呆的时间越久越喜欢的城市,这里虽然很喧嚣,但是它也有属于自己的宁静。它的光彩照人,尽显大气飞扬。

经济文化

香港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十分令人惊艳的。铜锣湾和旺角地区自不必说,更是商埠林立,十分繁华。香港经济发展具有精细化的特点,不大的陆地面积容纳了众多的人口,人才的汇聚让这里藏龙卧虎,激发了香港的创造潜力。陆地资源的稀缺也促使香港更加高效地利用各种资源获得发展,纵向空间利用得很好,不似内地缺乏对资源的危机意识而走上了粗放的发展模式,效率低下且以环境破坏作为代价。香港城市在协调发展中将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堪称典范。香港的空气质量让大陆城市自惭形秽,不知香港是否也经历过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阶段,但就目前来看香港的开发是具有长远眼光的,能够实现在保护大气和水源的前提下科学开发,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这点进一步引发了我对于城市化的思考,大城市是否应该容纳更多的人,在内地大城市问题日益受到诟病的今天,是城市的人口密度过大了吗?如果没有那么多的人口那又该如何激发一个城市的发展潜力呢,对比香港这些大城市的发展模式,我认为提高人口素质,鼓励精细化发展也许才是最重要的吧,提高城市自身综合治理水平,让城市能够容纳更多的人,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质变自然就发生了。


香港的另一个特点是时尚与文化多元。在这里,国际化的元素随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都会聚于此,形成了多元文化交融之势,东西方文化交汇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最难能可贵的是香港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敬畏让人感到欣喜,街边的许多百年老店与高楼大厦购物广场交相辉映,岭南文化在香港始终保留着一席之地,东南亚、南亚和英伦文化也在此影响颇深,香港独有的地区文化创新也正在发生,形成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文化万花筒。

香港的社会治安与社会服务发展也很先进,听本地朋友介绍香港是全世界治安最好的地区,警民比例是全球之首,即使凌晨两点走在大街上也能够看到警察在认真执勤,将滋事作乱扼杀在摇篮之中,也许这种认真背后也是公务员高薪养廉制度的激励制度在发挥着作用。香港的很多设施都十分人性化,公共厕所不仅十分干净卫生,而且还都会设置各种残障人士专用的设施,十分温暖人心。香港是个多山的地区,为了保证居民在登山过程中的安全,几乎每隔五十米的山丘就能看到一条由政府铺设的石阶道路。香港的街道也是十分干净整洁的,尽管游客很多,街道上也看不到“禁止随手丢垃圾”的警告,但仍然能保持几乎一尘不染,我想这些都与城市环卫的高效和群众百姓的自觉意识有关,当游客进入这个洁净环境,自然也会受到影响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提到公民素质,经过观察,乘坐公交车与地铁过程中会选择读书的乘客也并不多,这点与大陆的情况类似,大家更喜欢刷着手机作“低头族”,看来信息科技的发展对于传统生活方式的冲击在香港地区也没能幸免。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在香港自由市场社会环境中,港人的“纳税人意识”十分强烈,本地朋友告诉我们每当政府做出决策时他们就会想政府花的是他们这些纳税人的钱,一方面体现了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另一方面也说明公民对于监督权的行使是十分主动的。

大学之光

香港大学给我最大的启发则是它的空间利用和公共空间设置,港大号称占据着一个整个山头的大学,整个学校共分为三层结构,空间的立体利用十分科学,占地不大但给人设施丰富的感觉,各种机构的设置也让人感到十分舒适,尤其是图书馆和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置令人向往。在与港大师兄师姐的分享中了解到的各学科发展的实用性特征、社会资源和学校资源的利用、教授治校的理念和百年老建筑的保护等方面,都是令人印象十分深刻的。

如果说港大是占据了一整个山头,香港中文大学则是占据了好多个山头,私以为香港中文大学的校园风光比起港大尤甚,整个校园傍海依山而建,校园中亭台楼阁香榭水岸一应俱全,置身其中让人心旷神怡。港中文大学实行书院制管理模式,不同的学科大类受到不同的书院管理,学科之间的协作十分密切。在港中文交流中人类学系可爱的系主任就像一个老顽童,带领他的学生们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平等、开放和轻松的交流氛围,平等交流、集思广益、共同探讨问题的场景让人羡慕。

不同于大陆高校的千篇一律,拜访的这三所港校分别保存着自己的特色,岭南大学的博雅教育与本科全宿、香港大学的资源利用与教授治校、港中文大学的书院制管理模式都是各自学校的亮丽名片,不能够简单地评价哪一所学校更优秀,因为它们不是千篇一律的,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了香港教育多元化图景。

历史进程

香港历史博物馆,尽管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但还是看出了其与许多内地博物馆的异同。香港博物馆重视“于细微处见精神”,馆内的每一个模型都制造得惟妙惟肖,再搭配着仿真场景音乐,让人置身情境之中,深入体会香港的历史与现实。只是,与内地博物馆相比,香港博物馆中的展品算不上珍贵与稀有,但这也足以让各国友人对中华文化形成一些认识,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从这个意义上,我觉得香港更像是中国一个更前沿与开放的窗口,让世界开始了解中国。另一方面,我也在思考,大陆与香港具有同样的文化传统,甚至香港在历史上的文化传统的文明程度还不如内地,为什么同样的文化之树上在两岸开出了如此不同的果实,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影响?英国殖民者的长期霸占改造?还是说这仅仅是个时间和发展阶段的问题?

其他感悟

在香港,我还看到了其他的一些现象,比如香港的晚高峰也会堵车很久,老师告诉我们香港的三条海底隧道都是私人承包的,红磡、东冲和西冲隧道在价格和流量上各自的特点,让我们不禁感慨在香港大财团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甚至可以垄断公共工程)。当然,资本主义制度是把双刃剑,对于财阀的更直观印象是我听到的本地朋友的感慨:“我们一出生就是为李嘉诚打工的,”看到的商店门口张贴的是“港基混账28年,恳请长江实业李嘉诚先生严查事件,救救苦主多人”的条幅,金钱从来都是这样非人格化的东西,市场的高效中免不了伴随着血腥的残酷剥削。另外,我还忘不了在雾天里坐巴士爬上的太平山顶的激动人心,再狭窄蜿蜒的山路上游刃有余,香港司机的专业性令人赞叹,香港的司机受到的训练与内地是十分不同的,香港多山的地形与崎岖的道路要求他们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以及迅速对路上情况做出反应,在山上观赏香港的夜景简直美丽得令人赞叹!

旅途中重要的不仅是风景,还有一起陪伴的人,从他们身上我也学习到很多。整个旅程中都有韩董的细心照料丶疑惑难解,小组伙伴的相互支持,活泼开朗的团长、成熟稳重的师兄等人都给我们带来很多欢乐。热情的Wing老师也刷新了我对香港本地老师的认识,在行程中她孜孜不倦地回答我们的各种问题,热情地向我们介绍着关于香港的种种,不辞劳苦地为我们服务,让人感动,十分感谢老师的用心与陪伴,无论发生什么老师总是微笑处理,这一点给我们的旅行带来了全程的好心情,老师在路上组织的活动也十分有趣和有意义,最后主持的返程分享让人收获颇丰,简直是旅程最完美的句点。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川港交流 > 访港记事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