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学院第一党支部前往李劼人故居纪念馆开展 五.四爱国教育活动

2023-05-06 412
字号:
分享


【本网消息】(城市学院白玲供稿)5月4日上午,为进一步牢记党的宗旨,激发同学们的爱党爱国情感,城市学院第一党支部党建工作站的同学们在李劼人故居纪念馆开展了“五.四 爱国教育”活动,城市学院第一党支部组织委员李莉带队前往。



走进纪念馆,古朴宁静的气息扑面而来。李劼人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卓有成绩的报刊编辑、实业家和成都市副市长。据工作人员介绍,李劼人故居“菱窠”位于上沙河堡东南菱角堰旁,初建于1939年,原为沱墙茅草屋。1957年改建为一楼一底花园式楼房建筑。底层4间为餐厅、客厅、书房、卧房,楼上为藏书楼,珍藏上万册线装书和上千幅名人字画。楼正面伫立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教授所塑李劼人半身塑像,塑像为汉白玉塑成,高1.5米,上有对李劼人的生平及评价。

一支文笔书写拳拳爱国心,一生赤诚肝胆勇闯实业救国路。李劼人先生的小说代表作《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被称为“大河三部曲”。它们以磅礴的笔触书写了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社会现实,是具有时代和地方色彩的民族史诗,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唯一成功书写了四川保路运动和四川辛亥革命的长篇历史小说系列。李劼人先生因此也被誉为“成都真正的历史家”“川西民俗的百科全书”。青年时的李劼人就已经萌生实业救国的想法,这在现代作家中并不多见。创办实业的过程,更是艰难坎坷,跌宕起伏。彼时山河破碎,风雨飘摇,实业救国路注定是一条艰难之路,李劼人实业救国生涯的坎坷之路,也是中国志士仁人实业救国的缩影。据工作人员介绍李劼人在五四运动后立即开办报刊积极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思潮,为马克思主义进四川作出了卓越贡献。

追溯先辈爱国救亡历史,勇担青年民族复兴重任。随着对李劼人先生生平事迹的深入了解,同学们萌生了很多的感悟,李小敏同学说:“李劼人故居并没有很多的景点那么喧嚣热闹,但却记录了他研究成都,书写成都,热爱成都,奉献成都的点点滴滴,让我感动,也深深敬佩。少年有志,国家有望,走进菱窠,李劼人点点滴滴的往事让我们感动。”。颜清洪同学说:“走进李劼人故居,仿佛看到了他植根于内心的家国情怀与乡愁,感受了李劼人先生浓重的爱国情怀,他的奉献精神特别值得我学习。”

值此五四青年节,组织这场爱国教育活动,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课”,同学们深刻地感受到了李劼人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怀,对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接受了一次刻骨铭心的思想洗礼。

【编辑:刘南君】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园快讯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