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认知长江
新闻中心
招生信息
就业创业
教学部门
职能部门
川港交流
教育资源
人才培养
【本网消息】周琴,来自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建筑与设计系2017级建筑室内设计2班,四川大学生香港行XF1810资源循环利用团副团长。
带着憧憬,走进大学
2017年9月,带着对大学的憧憬,踏入了四川长江职业学院的大门。从一开始,就想要积极过一个不一样的大学生活,至少,和以前的自己有所不同。当然,学习是第一位,专业成绩名列前茅,学习奖学金不在话下,与此同时,周琴积极竞选了班级的团支书以及辅导员助理,任职期间,她积极热情对待每一项任务,负责并组织了多项学生活动,对工作责任心强,连续2年在四川长江职业学院“活力团支部”的评选中斩获“活力团支部”的荣誉称号,成为“班团一体化”试点班,曾多次获得“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
因为付出,所以被选中
因在团学工作的突出表现,2018年8月,周琴参加了自大一以来就开始期待的“四川大学生香港行”社会实践活动。刚得知系上即将组团赴港的时候,她立即向辅导员报了名,正如她所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从小生长在山清水秀的城镇,让她对绿色和环保两词格外亲切,此次赴港主题正好是环保文化——资源循环利用,激动的她早早准备好问题和思考,2018年8月27日,一行带着求知欲的人坐上飞机,深入这个“绿色城”。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远途,一路上,不同于内地崇山峻岭群山怀抱,来到香港的最初印象,是高楼林立,空间拥挤,鳞次栉比的楼宅间相距较小。街边的商铺林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琳琅满目的商品充斥着小小的空间,不论在何时何地,你总能看到路上行人步履匆匆。令她印象最深的是不管在大街小巷,地面总是纤尘不染,没有内地随处可见的烟头和垃圾,没有油渍和塑料,抽烟的人在垃圾桶边三五成群,丢垃圾的市民按照垃圾分类严格投入桶中。
环保路上,你我同行
行程只有短短五天,带给周琴的文明冲击和收获却能够消化很久,赴港期间,她震撼于香港人对这片土地诚挚的热爱,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这份爱。一路走一路享受这座环保绿色的城市带给这个团队的清新。她说这次行程不仅是十五个人的收获,更有意义的是将这些所感所悟传递给更多的人,将文明环保带到每个人的心中扎根发芽。
赴港归来,2018年10月,周琴有幸接到成都环保志愿联合服务会的邀请函参会了成都环保志愿联合会第一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与市团委、市民政局、市环保局等前辈进行了关于成都环保的交流。正如当选的第一届联合会主席的李炜同学所说“当上这个主席自知责任重大”,同样,作为高校学生,作为长江学子的她更感到肩上的重担。
与学弟学妹们在分享会上交流自己五天四夜的收获,策划并主持了系部“绿色与青春作伴,环保与你我同行”大型主题晚会,环保低碳行,同时在校外代表团市委参加了“运动成都.绿道健身”--成都市第49届越野赛暨2019年成都市天府绿道健身跑,成都市世界环保自行车日,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她在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所有人,关于环保,高校学子在行动,环保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需要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一起去呵护。
受益于香港,走向更大舞台
香港归来,周琴对自己的有了新的要求,那就是想走向更大的舞台,和更多优秀的人一起,宣传环保公益活动,无论在共青团成都市委“两会两制一课”活力团支部的活动中,还是在担任共青团成都市委高校试行青聚大使期间,周琴都会和新认识的大学生伙伴们聊聊在香港的那些事,聊聊从香港归来自己和同学们参与的环保公益活动。一根木棍很容易被折断,两根亦如此,但一捆木棒却折也折不断。正如人的力量一般,一个的力量或许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一群人的力量却是无穷的,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她相信,有了这些满天星,每个角落都能被这些环保的力量笼罩,熠熠生辉。
写在最后,周琴想对大家说:
正如韩董事长所说,一个国家的未来在于青年,少年强则国强。赴港归来的她,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仅需要口头的呼吁,更是身体力行的去实践。将环保从我做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她坚信,这股环保之火,会越烧越旺,在这片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里,烧出自己的绿洲。
【责任编辑:刘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