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在四川省民办高校应用型发展研讨会上作主题发言

2020-09-24 222
字号:
分享

本网消息(教务处 李芸供稿)9月25日,四川省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在四川工商学院眉山校区召开。我校常务副校长耿兵、行政管理部副部长金洪、教务处副处长张鸿翔一行三人共同参会,本次会议由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研究中心主办,省内多所民办高校30余位院校长和处室负责人150余人参加会议。会上,我校耿兵副校长受邀作“‘一带一路牵线搭桥 成效为本课程铺路主题发言。

耿校长回顾了四川长江职业学院组织“川港青年学生互访交流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绩,阐释了川港两地课程合作的目的与意义,介绍了目前川港两地课程合作情况。

川港“成效为本”课程合作是在香港资历架构框架下,开展的以“成效为本”的教与学,让香港学生进内地课堂修学分,以课程为载体,创新开展川港青年互动交流。截止目前已有13批次,410名香港学生成建制来川学习,完成课程并取得学分。

耿校长的发言,加深了省内高校对川港职业教育合作的认识,特别是职业教育下建设成效为本课程的重要意义。充分彰显了四川长江职业多年以来坚持不懈学习香港职业教育,加强与香港高校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也对我省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与带动作用。

附:发言全文


“一带一路”牵线搭桥 成效为本课程铺路

——川港高校成效为本课程交流与合作情况概述

 

2013年始,在四川省教育厅的支持下,四川省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与四川之友协会(香港)合作,开展了“四川大学生香港行”活动,川内65所高校3000余名学生赴港交流,同期,香港30所院校3000名香港学生来川交流、学习、实习、创业,帮助香港青年在学业、就业、创业上取得进步,形成了品牌效应。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借助香港优势教育资源背景,做为“四川大学生香港行”活动办公室和四川省教育对外交流服务中心港澳台工作部,在四川和香港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与川内高校和香港高校开展了一系列川港在教育交流和合作等方面的探索。

2017年9月,四川省教育厅朱世宏厅长代表省教育厅与香港职业训练局签署了《川港扩大和深化互动交流学习计划合作备忘录》,在四川教育代表团的见证下,四川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长江职业学院与港专学院签署了《川港职业教育联盟合作备忘录》,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工业学院、四川长江职业学院与香港明爱专上学院签署了《川港课程创新与合作备忘录》。促成了“川港职业教育联盟”、“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川港教育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协助促成了四川在职业教育方面与香港职业训练局、港专学院、明爱专上学院等的系列教育合作,使四川成为香港学生与内地交流的重要基地,巩固了我省与香港教育交流的合作基础。

2018年5月1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在成都高层会晤暨川港合作会议第一次会议期间,四川省教育厅与香港职业训练局签署了《川港职业教育合作发展备忘录》,同日,在教育部港澳台办主任的见证下和四川省教育厅主导下,香港职业训练局辖下6所院校与四川6所高职院校签署了《四川省教育厅、香港职业训练局-职业教育合作发展备忘录》

一、川港两地课程合作的目的与意义

川港两地青年交流和教育合作以课程牵头,既易于操作,也是双方所长,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内涵建设;香港学生成建制到内地修读香港学分课程,在课程上面向香港学生开展面对面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全国尚属开先河的举措,意义重大;四川院校推进国际化,需要寻找新的模式、新的路径,而通过与香港同仁开展香港资历架构下的课程开发与建设,可以更深入更直接更有效,使双方教师互相学习,真正受益;可以通过课程的合作,探讨与内地教育教学的结合,借鉴先进教育教学经验和成果;香港是“一带一路”的“超级联络人”,成都是“双新门户”基地城市,在国家倡导的沿“一带一路”开展教育合作的大背景下,通过香港试水、练兵,是一条可行之路。

习近平主席香港回归二十周年之际在香港,对香港教育问题非常关心,对香港及内地的教育发展合作提出要求,包括为香港青少年的发展创造条件,加强香港青少年的宪法、《基本法》及中国历史文化教育。他提出对于港人到内地学习、工作、就业等,包括教育部在内的相关部门均需提供措施。所以,以课程为载体,促进两地青年交流,达到推进川港教育的合作非常必要。

2017年9月8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撰文,第一次提出“课堂革命”。“课堂革命”实质上就是课程革命。香港在长期国际化的进程中,高等教育更多地接受了来自发达国家的熏陶和不断更新,香港也是《悉尼协议》的签约地区,其课堂教育的观念、技术等与“课堂革命”不谋而合,有着很多借鉴之处。可以“取两地所长,融两地精华”。

2017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新任主任王志民在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特首林郑月娥会面时,包括之前到访教育部时,林郑均期望与内地共同努力,为有意到内地交流、升学或发展事业的香港青年,开拓更多机会和提供便利。教两地学生促两地合作”是一种具有实际效果和得到相关部门肯定的创新形式。

通过探讨内地与香港教育教学的结合,借鉴各自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成果的成效为本课程合作实践,我们发现川港两地教育合作以课程牵头,既易于操作,也是双方所长,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内涵建设。香港学生成建制到内地修读香港学分课程,在课程上面向香港学生开展面对面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全国尚属开先河的举措,意义重大。

 

二、目前川港两地课程合作情况

2014-2019年间,包括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工业学院在内的川内8所院校,有近200余名四川教师赴港开展了以成效为本课程为重点的专项培训和进入香港课堂开展面对香港学生的教学活动。在川,有30余名教师参与了面对到访香港学生的授课活动。

2015-2017连续三年间,川内5所示范高职、香港5所院校与四川长江职业学院相关专业开展了与课程相关的川港职业教育“交职结对5+5+5”活动。通过该活动使香港职业训练局与四川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高校互访频密,初步建立了有特色、重互动、能互利、具影响的合作关系,带动了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交流与合作。

2015-2018年间,包括西华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体育学院在内的川内8所院校与8个香港院校与机构合作,在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建立了“金融”、“交通”、“不动产”、“动漫与多媒体”、“网络与通信”、“VR/AR”、“商业与城市服务”、“休闲体育”等8个川港专业发展中心。

2017年,由香港港专学院、四川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共同发起成立的“川港职业教育联盟”,川内36所高职院校参与,并与香港自资院校联盟(13所院校)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与交流。希望通过联盟充分利用政府政策支持,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川港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让两地间青年人发挥各自所长、为两地共同发展多献策、多出力、多担当。

2015-2018年间,四川省中华文化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大学、成都工业学院、绵阳师范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邮电职业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长江职业学院等川内11所院校与香港10所院校合作,开发了“汉语普通话研习与文化交流”、“中国金融与经济(全英文教学)”、“中国金融服务简介与交流”、“中国四川西部民居与内地建筑新技术的应用”、“BIM建筑信息模型”、“中国通信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光传输通讯技术”、“户外运动避险与救援”、“运动创伤的预防及康复”、“运动管理及教练”、“汉语与中国文化简介与交流(全英文教学)”“商贸英语”、“ 幼儿教育”、“创新创业”19门香港资历架构下、通过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评审的通识及专业增润课程设计,实施了10门。已有13批次,410名香港学生成建制来川学习,完成课程并取得学分。

2018年11月,15所川内本、专科高校发起,成立了“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川港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目前,专委会正在推动川港两地课程合作的深入开展,并将在专业国际认证方面进行相关工作。

2018年至今,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长江职业学院与香港职业训练局辖下6所院校在《四川省教育厅、香港职业训练局-职业教育合作发展备忘录》框架下,通过邮件、视频会议和面对面的互访等多种渠道进行交流和研究,合作课程开发顺利,已经开发完成6“成效为本”香港学分课程。由于香港局势和疫情原因,拟在20212022年期间实施。包括“飞机系统理论”、“BIM技术应用”、“大数据及金融数据分析”、“轨道车辆工程科技”、“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增强和虚拟现实工程”课程,预计300香港学生到川学习,同时还有约千余名内地学生参与学习。

2020年,四川长江职业学院与香港工联会合作,开展了“5G应用技术训练”、“户外运动训练”、“大数据及金融数据分析”和“巴蜀文化研习”四门针对香港在职学员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四川部分)。开启了更广泛的直接面向香港学员的教育教学活动。

 

川港“成效为本”课程合作是在香港资历架构框架下,开展的以“成效为本”的教与学,让香港学生进内地课堂修学分,以课程为载体,创新开展川港青年互动交流。这些课程由香港学校总体把控、学生组织、质量控制、监督实施,内地院校进行教学设计及完成课堂教学、实地考察、考核评价、教学文件制作等实施工作。通过学分课程的形式,进入香港青年学生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把两地青年交流、青年价值观教育、内地文化认同、凝聚与传播正能量结合起来。把“学传统文化,修香港学分”相结合,把“要你学”和“我要学”相统一,使各方受益。

通过在香港、四川两地分阶段完成课程和远程互动等形式,推动以课程为载体的深入交流,让师生获得开放的视野和更高的站位,既吸引更多香港学生到内地深入探访,又深入了解香港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与学习状况,提升内地教师和学生对香港学生的影响。

香港“占中”、“反修例”风波中,青年群体占据主要阵营。这些青年学生的言行反映出他们的国家观念十分淡薄,对国家的认识非常片面。香港青年是未来香港发展的主体建设者,必须引导好,对香港青年的教育须进行拨乱反正,切实维护“一国两制”的原则底线。在这样的时刻我们应站在前列,怀一颗抱国的情怀,用香港资历架构为核心的“成效为本”课程为抓手,继续作好川港青年工作,精准发力。

香港全日制本专科学分课程和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在内地成建制开设,这在全国范围内尚无先例,非常具有创新性。这些课程的推出与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内地与香港的青年交流和教育合作,形成了内地与香港教育合作交流的新模式、新路径。我们希望籍成效为本课程的开设,推进两地青年的深入交流与两地高校的教育合作,在相关机构和部门的支持与指导下,成立相关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开展成效为本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以期加强课程内涵建设,推进课程国际化,提升课程和教学水平。

 

针对香港学生赴内地积极性不高、交流活动覆盖面小、难以面对香港学生开展正面教育等问题,四川高校强化热点、共识性专题交流,利用四川特点开展公益文化活动,与香港院校和老师合作开发本、专科香港课程。借助课程合作的机会,实现专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学生供给丰富多样的课程学习。

川港课程合作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动员及推广更多的四川学校和香港学校加入课程交流合作,制订更切实的实施方法和保障措施;重点推动 “成效为本”香港学分课程的合作交流,要在过去课程合作已有的基础上,以课程为抓手深入做好香港青年工作;加大对“川港职业教育联盟”的扶持。促进和协助“川港职业教育联盟”开展工作。加强汇报,做好四川与香港职业教育的联结器,畅通联络管道,促进和参与川港职业教育的交流与互动;开发更多的、香港青年喜闻乐见的、愿意积极参与的课程。结合巴蜀文化特点,突出国情教育,以实践类课程为辅创新开展。例如:以川港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为平台开展不同的主题活动。初步计划的六项主题活动是:“心系蜀港,传承真情”;“感恩香港,回眸四川”;“寻中山先生足迹,追民族复兴梦想”;“基本法知多点”;“优秀文化的发现与传承”;“约会熊猫,圆我梦想”等。



【责任编辑:刘南君】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要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