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港两地高校师生同堂追溯汉粤语言起源 齐声诵读国学经典名篇

2019-04-24 224
字号:
分享

【本网消息】(院团委 罗玮供稿)2019年4月13日至14日,由香港明爱专上学院主办,经香港学术及评审委员会审定,严格按照香港资历架构和学术要求设计的“汉语普通话研习与文化交流”课程在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和绵阳师范学院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港标课”香港部分的预设内容。川港两地师生同堂互学普通话和粤语,共同追溯中华民族文化渊源,在经典诵读中文化寻根。

       

这门通识课程开设于2017年。2017年正值香港回归20周年,在这20年里,“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香港得以成功实践。香港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大陆的各类文化交流日趋频繁,越来越多的香港民众喜爱传统文化。为此,在四川之友协会(香港)、香港明爱专上学院和四川长江职业学院的积极努力下,特地为香港明爱专上学院的本科学生开设了一门计入学分、分川港两地共同完成的“汉语普通话研习与文化交流”通识课程。前两年,两地学生学术交流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满意度很高。今年,是该门课程开设的第三年,课程通知在香港明爱专上学院一发出后,便吸引了本学院五十多名社会工作、会计、护理、互联网等不同专业年级本科生的踊跃报名参与。

具体承办此项交流项目的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和绵阳师范学院的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专项课题组,力争以最适合港大生的内容和形式做好此项学术交流活动。绵阳师范学院选派了该校影视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彭沈莉,四川长江职业学院选派了该校讲授“普通话”课程讲师罗玮,同时特邀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邓稳作为在港授课成员。三位老师分别从汉语普通话的国际影响力,普通话和粤语的历史渊源、普通话与粤语的异同等方面着手,穿插天干地支纪时法、中国传统岁时节气、民风民俗和四川名人名篇、方言、羌族服饰和舞蹈、美食美景等进行深入浅出地探讨交流。“诗的品鉴”课程部分,邓老师以诗言志、诗言情为纲领,引导同学们从内容、情感、形式的角度赏析了《凤求凰》《白头吟》《堂成》《客至》《蜀相》《八阵图》等与四川有若干联系的诗歌。“诗意的生活”部分则将陶渊明、苏轼、韩宝忠、荷尔德林等艺术化的生活方式与香港的生活状态相联系,启发同学们智慧而幸福地面对挫折与苦难,力争做到“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同学们在传世文学作品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比拟的文字美,在用普通话和粤语、英语同读一首诗中领略普通话别具一格的声韵美,在小组共做“中国结”环节中体会中国传统民风民俗美。


为让香港学子更全面了解传统文学和蜀地文化,同时也让教学活动更为生动、丰富、活泼、有效,主办单位还组织了15位绵阳师范学院和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学子赴港与香港同学同听一堂课,他们在课堂内外互学语言,合做手工。他们分享知识结交朋友,在短短的两天学习中播下了友谊的种籽,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据悉,香港明爱专上学院的五十二名学子于五月下旬将赴川进行第二阶段的学习和交流,他们将实地参观考察四川历史古巷、人文景点,进一步加深对传统民族文化和蜀地文化的认知、理解和认同。

本次由香港民政事务局及香港青年事务委员会提供赞助的,以学分计入港大生学业成绩的川港学术交流项目实属内地与香港高校学术交流的创新之举,深受两地师生青睐和好评,影响深远,意义非凡,而这样的课程每年还将继续进行。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要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