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认知长江
新闻中心
招生信息
就业创业
教学部门
职能部门
川港交流
教育资源
人才培养
【本网消息】(智能工程学院 晏萍丽供稿)为探索人才培养新方向、了解企业实际用人需求,助力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2月19日,智能工程学院院长王真文、副院长孙安民、副院长张会,以及海渡机器人产业学院副院长辛光、现代信息技术系副主任白林林和专业教师晏萍丽一行,走访了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卡诺普”)。此次调研是继走访成都三是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建科旗云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宝玛科技有限公司之后,又一次深入企业的调研活动,旨在探索企业用人需求及人才培养方向,为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奠定基础。
成都卡诺普技术负责人邓世海邓总热情接待了我校到访人员。邓总首先带领调研团队参观公司环境,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产品经营范围、产品特色、产品体系及企业生态,使老师们对公司有了全面的了解。随后,双方在会议室就此次调研目的及校企合作相关事宜展开深入交流。
智能工程学院副院长孙安民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向成都卡诺普了解适合高职学生的相关岗位及技能要求。邓总从企业用人需求的角度,提出了包括技能和素养在内的相关建议,进一步坚定了学院“以产定岗、以岗施教”的培养理念。同时,邓总还详细介绍了工业机器视觉的发展前景及相关企业用人需求,建议学院分步骤开展相关岗位的人才培养,为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新的方向。
副院长张会详细了解了成都卡诺普与其他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模式,并介绍了我校在校企合作方面的创新探索。她指出,我校的校企合作形式更加灵活,能够根据企业用人需求提供相应支持。此外,张会副院长还提出希望聘请成都卡诺普的“成华工匠”、高级工程师等作为我校机器人岗位教材编写评审专家,确保教材内容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学院与企业就企业导师聘用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院长王真文详细介绍了学院“以产定岗、以岗施教”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目前打破专业壁垒,实施按岗培养,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流程紧密结合,并根据工作流程开展模块化课程与数字化教材开发。王真文院长还强调,学院大部分教师来自企业,具备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能够根据企业用人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该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企业工程师的高度认可与赞同。
本次走访收获颇丰,不仅加深了对工业软件领域企业用人需求和发展方向的了解,还为后续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加强校企合作、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奠定了坚实基础。王真文院长表示,学院将继续开展类似的调研活动,为软件方向的学生探索更多就业机会,使人才培养方案更加贴合企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