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心 造化

2016-09-23 525
字号:
分享

《寸心造化》分六个部分:人物,忆文坛旧友轶事与另一段城南旧事。行旅,描旅行游走的怡情景致与人文风貌;文艺,赏西方绘画戏剧诗歌经典传世佳作;纵笔,抒那雨那土那山那石的灵性与传奇;谐趣,侃世相讽世事戏古人并幽自己一默;宏观,诉天方飞毯游历东西后的乡情乡愁。

精彩试读

阿拉伯的劳伦斯

      一个半世纪前,一个英国人企图扶助一个弱小民族,反抗雄踞在中近东的土:耳其帝国,他失败了。半世纪前,又有一个英国人做同样的尝试,凭了超人的智慧、毅力和体能,他成功了,结果是土耳其帝国的崩溃。前者是拜伦,后者是劳伦斯,俗称阿拉伯的劳伦斯。两者还有一些类似之处:例如,都是成名甚早,都是英年天逝,都是出身有名学府,都特立独行,和英国绅士社会格格不入,甚至面忤权威。另有一点巧合:拜伦出身贵族;劳伦斯虽无爵位,但他的生父原来是爱尔兰威斯特米思七世从男爵查普曼(SirThomas Robert Ch印man),为了和女家庭教师(亦即劳伦斯生母)私奔遁世,才易姓为劳伦斯。

     但是两者有一个基本的差异。在私生活上,拜伦本是一个纨绔子弟,耽于逸乐,且顾影自怜,善于作态。劳伦斯的心中也有一株顾影水仙,但大任降身之际,他的灵魂能提升到史诗的高度,进而支持他的肉体,去忍受只有超人才能负担的痛苦和疲惫。多才的劳伦斯曾经翻译荷马的史诗,但他的名著《智慧七柱》也已成为记述一次大战东战场的现代史诗,而他自己便是这篇史诗的主角。沙漠,沙漠的空廓和虚无,那种远离文明的原始的煎熬和晕眩,那种对内要说服自己,对外要说服阿拉伯各民族要征服土耳其人更要克服大自然的多重压力,对于这位现代史诗的主角,是一种形而下的也是形而上的考验。沙漠,原是天才内在的气候。绝顶的天才,原就命定了要忍受绝对的寂寞。“天才恒侵袭,但凡人占据且拥有。”劳伦斯如是说。大漠中往返的长途跋涉,驼背上的日日和夜夜,就劳伦斯的一生而言,正是一个缩影和一个象征。
   而在舌敝唇焦之后,在摩顶放踵和出生入死之后,在肉体委顿和心灵颓丧之后,他成功了,因为他已名闻全球,而土耳其帝国也已经瓦解;但同时他也失败了,因为在内部的纠纷和协约国的阴谋下,阿拉伯非但不能独立,反而惨被瓜分。他曾站在协约国与阿拉伯之间,向后者保证战后的独立和自由。那些游牧民族曾如此相信他,崇拜他,视他为救世主,凡他至处,人群争挽他的衣裙,而他也隐隐然以现代的弥赛亚自命。战后的现实令他幻灭,而更重要的是,他感到自己像一个骗子。一切光荣都变成耻辱;人们的赞美和宣传只会加深他的自咎和厌憎。由于英国在法国压力下违背了战时对阿拉伯人的诺言,劳伦斯竟在英皇召见时当场拒绝了乔治五世的授勋,以此作为一种抗议。事后,当时的国防部长丘吉尔,还曾为此事面责劳伦斯上校的无礼。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图书馆 > 阅读推荐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