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认知长江
新闻中心
招生信息
就业创业
教学部门
职能部门
川港交流
教育资源
人才培养
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张颐武先生是随笔高手,多年来,他除了致力于文学研究,还创作了大量的随笔,他的随笔涉及面广,可以说到了无所不谈的地步,大到世界文学的思潮,小到一篇文章的评述,都能够从细微之处发现为文之妙。他曾说过,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名正则言顺;思想是整个海,语言是翻腾的小浮浪。由此可知他运用语言之讲究,什么拼接啦碎片啦,消费的平面化啦,意义的深度消失啦,焦虑和解构啊,都是“后张”常规的语言武器。这些元素,在这本《时代侧面的旁白/中国书籍文学馆》随笔集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电影、大众文化和批评理论的教学与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与中国当代文化关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前瞻性的研究,对当下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文化现象作出了重要阐释。著有《在边缘处追索》、《大转型》、《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等论著多种。
精彩书摘: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强烈的落后的感觉,一种需要奋进追赶的强烈的焦虑都是通过对于“圆明园”的表现来展开的。圆明园是一个直截了当而又有充满了丰富意涵的象征,它既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沉重的历史积淀,又*深入地象征着中华民族在近代以来所遭遇的挫折和困扰。它如此强烈地象征着中华民族在记忆深处的“悲情”,而这种悲情在我们开始走向一个新的“中国梦”的起点的八十年代有着不可忽视的强烈的影响和冲击。它的昔日的辉煌印证了这个伟大民族曾经的强大和兴盛,它的毁灭后的遗址则见证了一个民族曾经的难以逃避的屈辱和失败。这些都用“大水法”的遗址作为自己的*具震撼力的现实的“存在”。在这里,存在的遗址是我们的历史的伤口的*深刻的记忆的展现。而*这悲情还需要一个社会的共同的努力。
于是,八十年代以来对于圆明园的重修和重建,以及追寻海外流散的圆明园的遗物等等都成为了对于中华民族对于自己的近现代历史的伤痛的记忆的*的努力,也是我们每一个个体为之努力的“中国梦”的一个部分。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崛起的历史进程,圆明园更加成为了我们对于自己的身份的新的期许和希望的一部分。我们追寻“兽首”,期望圆明园流散海外的文物的重归,或是有许多人期望重建一个完美的圆明园的努力,虽然有诸多争议和探讨,但都是要见证一个民族抚平伤痛,*痛苦,走向新的历史境界的一种努力;这也是一个民族从自己是世界历史的“边缘”的他者的形象,走向一个世界的新的深深缀人到世界之中的关键性的“构成”的历史的变迁的一部分。
馆藏信息
索引号:I267.1\1271
ISBN:978-7-5068-3944-0
馆藏地址:图书馆一楼I类书架